独家 | 一师附小张忠萍:三十年坚守,快乐教育始终没变味
三十年前,在小学教育当中存在着课业负担过重、校园生活单调、师生关系紧张这三苦现象,导致学生不仅学业负担重,心理负担也重,缺乏童年应该享有的快乐和幸福。
为改变这三苦现象,1986年,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一师附小”)从愉快教学等单向改革做起,逐步扩展到全学校的整体改革,率先提出“快乐教育”。三十年过去了,一师附小始终不忘初心,快乐前行。
张忠萍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教育的任务就是保护儿童天性
什么是快乐教育?就是以儿童快乐成长为本的教育,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天真最有乐趣的一段时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保护这种特殊的价值。
什么是快乐呢?积极心理学认为,快乐是多种类多层次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长期的快乐教育实践过程中,一师附小校长张忠萍深深感悟到,快乐是儿童发展的情感动力,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外在的特征,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生命状态,也是儿童发展当中要追求的目标。
成长是身心的修为,是生命拔节的过程,是快乐教育的目的。快乐教育就是要让儿童的快乐成长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当中。
为了让儿童快乐成长这样的核心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当中,一师附小确立了“六乐行”的小学阶段快乐教育的培养目标。
引导每一个孩子做乐于读书,以勤奋学习为快乐;乐于服务,以助人为快乐;乐于锻炼,以健体为快乐;乐于交往,以合作为快乐;。乐于参与,以实践为快乐;乐于开拓,以创新为乐的快乐儿童和快乐少年。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快乐教育的目标特别强调在实践过程中着力培养良好的品德,乐观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特别强调在快乐教育的过程中以情感为动力,教师要不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和发展的进步与成功,进而不断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追求和快乐体验。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必须有强烈的爱国心、进取心和责任心,所以在快乐教育实践过程中,一师附小积极引导学生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快乐教育价值追求,引导学生走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境界,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态积极面对成长当中的问题、困难和失败。
要学会担当责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形成不同的适应能力,不断地增长生命积极的张力,从而使学生在快乐当中成长,在成长当中快乐,以快乐成长奠基快乐人生。
三十年来
一师附小只做一件事
带着这样的思考、理解和追求,一师附小行走了三十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年到1988年,是快乐教育的形成时期。当时为了解决三苦的现象,一师附小把学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制定了《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整体改革方案,通过创设四个环境,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第二阶段,1989年到1999年,是快乐教育的深入发展时期。一师附小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思想问题,一个是思路问题。
思想问题是在充分讨论后达成了三个共识。第一个共识是快乐教育提倡刻苦学习和快乐体验的和谐统一。第二个共识是,实施快乐教育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三个共识是,实施快乐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
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实践当中就有了思路。八五期间,一师附小注重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了“三乐”的课堂教学特色,九五期间确立了“乐学会学”的课堂教学目标和若干的课堂教学策略。1999年,“快乐教育实验研究”获首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是快乐教育的持续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到深化综合改革的时期。一师附小实现了三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是从开设单一的校本课程到建构起快乐课程体系。
第二个飞跃是在教与学的研究中,把研究重点从研究教到侧重于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去学。
第三个飞跃是快乐教育从三十年前的七校一所组成的全国愉快教育协作体,发展到北京一师附小自身也带动起来一个由七个省市、二十三所学校参加的全国快乐教育共同体。这一时期,一师附小建立了五所国际友好学校,2016年在平谷建立了分校。
2013年,一师附小“基于儿童心理需求,促进有效学习的教学体系”实践研究,获得了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快乐教育实验研究”获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校长张忠萍说,三十年来一师附小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不断地丰富快乐教育的思想和实践,不断地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面对质疑
坚守“快乐教育”不动摇
作为亲历者,校长张忠萍有很多心得与体会。
体会之一,不忘初心坚守理念,是快乐教育的定力 。
陶西平先生曾经说,一所学校所以能够形成特色并且能够持续发展,根本原因是学校具有先进的特色的稳定的价值观念,并且用这种价值观念来支撑其教育实践。
面对社会上对快乐教育的种种质疑和争论,三十年来,一师附小人坚守快乐教育的核心理念,用心培育起快乐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办快乐的学校,做快乐的教师,培育快乐的学生。这些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学校精神上的宝贵财富,使快乐教育在改革的路上不迷失、不动摇,不因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校长的更迭而改变。
体会之二,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是快乐教育的引力。
从2001年开设第一门校本课程开始,一师附小秉承从儿童立场出发,将核心知识与核心素养双“核”并重的课程理念,不断完善快乐课程体系。
一师附小以“快乐成长奠基快乐人生”核心理念为指导思想,围绕着“六乐”的育人目标,聚焦五大领域,建构起了动态的创新的整体的快乐课程体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增强学生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学会学习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实践中,一师附小将快乐课程体系与可持续学习能力体系充分的融合,在每一类课程当中,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形成了课程结构与实施的模型。
体会之三,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是快乐教育的活力。
顾明远先生曾说,实施快乐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转变,快乐成长的本质是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没有主动就没有创造性。三十年来,一师附小不断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不断为快乐教育的内涵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
他们创设兴趣盎然、智慧共生、积极体验、充满生命力的快乐课堂,夯实基础课程,积极的探索教与育的结合,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思起来,问起来,辩起来,动起来。
从十五期间,一师附小提出集自主合作探究为一体的四段式教学方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引导和调节的作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思维与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升。
聚焦科技创新和传统文化
五年前,一师附小深入开展起跨学科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时聚焦科技创新和传统文化两大主题,开展基于生活、基于问题、多学科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学科之间的互融与共荣。
2016年,一师附小组成了以数学、科学、开源编程、3D创意、模型设计为主要学科的课程群,成立了一师附小“创客中心”,并以科学学科为先行,开展了STEM课程。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师附小树立起“快乐教育+技术,助力学生快乐成长”的理念,追求新技术应用和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的自主性被充分的激发和释放,利用技术增强教学的力量。
几年来,一师附小将VR技术,点阵技术,攀登阅读项目引进了学校。2016年11月,学校召开首届信息技术主题教学节,形成了移动终端教学案例VR教学2节,Ipad教学13节,微课应用教学4节,教师数字成长故事46个,录制微课66节。
快乐教育是要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自由自主的发展,不断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多种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2001年,一师附小以“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间,让学生快乐做主人”为理念,创建了六大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活动,社会活动。一年一度的读书节、音乐节、科技节、书画节、六一快乐城堡活动和新年party活动,已经坚持了11年……
从2008年开始,一师附小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实现了跨年级的走班教学。每一年,还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效果,不断地做课程内容的调整。无论是学生社团还是选修课程,共同点就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搭设更加广阔的成长的舞台。
校园里的小甲虫专家
在一师附小的每一天,孩子们迎着朝霞,在师生的互助的问候中走进校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开始新的一天。
每天可以看见孩子们绽放灿烂而纯真的笑脸,听到孩子们清脆而自信的笑声,无论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还是在普普通通的事物中,孩子们总能捕捉到诗意,在孩子们喜欢的快乐的学校里,不断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快乐的小健将、小志愿者、小引导员、小研究员……
一师附小的宋昊初和刘剑飞两位同学是校园的小甲虫专家。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他们竟然喜欢上了甲虫。经过一年多时间,宋昊初同学就养了好几十只甲虫,并且成功地让它们产卵七十多个。他随时进行观察,做了大量的笔记,画了大量的连环画,写了一万字的小说。
刘剑飞同学饲养的甲虫多得要用一间房间才能装下,他不但自己研究,还在甲虫 贴吧上和全国各地的甲虫爱好者们一同探究,并且乐此不疲。如今这两个孩子已经上初中了,他们的研究兴趣还始终在甲虫上面。
一师附小的“大眼睛广播台”开辟栏目,为小作家的科幻小说进行连播;他们为小画家举办个人画展,为小诗人出版儿童诗集。学校的足球小子张一凡作为国家代表在参加斯拉威亚国际杯足球比赛当中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泽曼总统的亲自接见。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师附小的老师每天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身体,学习和发展需求,要进行大量的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快乐的学校不仅是教师激励学生,学生也激励老师,一师附小的孩子们给老师画画,为老师颁奖,老师们因此而欣慰、自豪,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
教师成为快乐教育的倡导者
体会之四,以严促教建设团队,是快乐教育的内力。
三十年来,一师附小教师自觉地成为快乐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发展者,在出版校本教材、校刊、举办教师个人研讨会、快乐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反思和评价中,不断增长乐教善教的能力。
一师附小坚持青年教师每周五个一的自主学习,开展了二十届的青年教师快乐杯基本功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坚持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引领学校整体教学改革,这些课题折射着一师附小为了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快乐成长的持续探索,逐渐打造了一个个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
目前,一师附小有五名教师分别在市区的课题当中立项,教师间互相共生,成为了快乐的组织文化核心,一师附小的老师也形成了颇受同行称赞道的整体的特质:乐观平和,彼此欣赏,合作共享,共同成长,三十年间,学校共出版专著16本。
在一师附小的校园里,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窗外繁星闪烁室内灯光通明,老师们还在为一节课,一个问题、一个学生、一次活动、一种技术、一个主题,琢磨着商量着。
三十年间,一师附小涌现出了张钧箎、王同瑞、韩玉娟三位特级教师,他们用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实和仁爱之心相互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下一代附小人。
如今34岁的体育教师郑源源,为了保持体育人的精气神,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来到天坛公园练武术,22年坚持不懈。2012年,他获得了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这就是附小的教师,实施快乐教育的内力之所在。
体会之五,专家引领保驾护航,是快乐教育的助力。
一师附小快乐教育的研究一直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引导和帮助,陶西平、顾明远先生对快乐教育的引领是贯穿始终的,每到一个阶段,他们都会为快乐教育写文章,为快乐教育指明方向。
在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的大潮当中,如果说快乐教育像一艘小船,那么定力、引力、活力、内力、助力这五力就形成了一股合力,这股合力化作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着快乐教育这艘小船乘风破浪,一直向前。
编辑:王晓霞
排版:祝颖丽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文章整理自北京一师附小举办的“快乐成长奠定快乐人生——快乐教育30年研讨会”,张忠萍校长的主题发言《不忘初心 快乐前行》,版权归中国网教育频道所有,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独家 | 芬兰是否将废除分科教学? 10万+误读背后的真相!
独家 | 著名演员田少军:用心对待每个孩子,以艺术之铭,弘教育之道
霞客 | 积极心理学者彭凯平: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主动精神不够
霞客 | 对话孙云晓:80后家长更尊重孩子,是中国一代父母的觉醒